内,让这些百姓有了吃饱的可能。
但是,帝王心,海底针。
这是人家皇帝的功劳。
叶风从来不说这些东西是自己如何如何获取的。
就说尊皇命给百姓种植可以抵抗荒年的救命粮食。
有个皇帝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他能让百姓的餐桌上都有米粥可喝,他的功绩可堪比尧舜了。
那么可想而知叶风做的事情有多大。
真要是被这些百姓知道了,怕不是要给他在家里立长生牌位。
而且家里还有一个镇边的大将军,你叶风想干啥?想夺权吗?
被皇帝猜忌了,那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谁知道那个少年天子突然之间弄一个赝品麻辣烫是要做什么呢?
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
叶洛茵是不太相信的,叶风也同样如此。
孙翠芝从来不掺和这事儿,对外也不提红薯。
所以在舆论这方面渐渐的无人提及红薯和叶大人有关。
反而有人说叶风走了狗屎运。
遇到这样的好机会出人头地,要不然这辈子也是个乡野农夫。
这话听着不顺耳,可叶风喜欢听。
传到京城之后,宣晖帝看了一眼呈上来的信件和公函,对着身旁的德公公意味深长的道,「你说,朕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德公公能说什么呢?
只能恭恭敬敬的答道,「这本就是陛下的功劳,如果没有陛下天命所在,这个红薯,哪里能像现在这般惠及黎民百姓?」
宣晖帝不置可否的勾了勾嘴角。
其他的,却也没说什么。
然后,官府成立了红薯条加工作坊。
这红薯达官贵人和百姓的吃法并不相同。
可无论怎么吃,在这两个阶层内,红薯都是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