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明白了。只我这么说,你听着可能会糊涂。」
但许老太心想:事实上,看也会糊涂。
因为只将新鲜鱼肉敲击成薄饼还不够,她家还雇佣一组专门磨番薯粉的。连村里人也不清楚玉环面要将这两样融为一体后,才能用锅煎,只以为敲完薄饼就直接晾晒。这些后续的事情要由她许家自己人做。
磨番薯粉那伙人,也以为她开饭铺子有其他用处。
可即使这般,仍然看的白家父子心下震撼。
因为井边,除了好些上岁数的老太太,手上血淋淋在清理鱼鳞,还有几十位壮实妇人正一人一根擀面杖,取过清洗干净的鱼肉,就放在石头上咣咣凿成肉泥。
她们连捶打的声音都是一致的,咣咣咣咣。
她们甚至还脸上带笑,不嫌累般比拼着谁砸下去的动静更大,谁砸的鱼肉更烂更快,每人脚边摆着一个大盆,这面也有一个秤,盆装满就上秤,一盆肉泥一结钱。
而伴着这震耳欲聋的打击乐,让白家父子感到奇怪的是,要说鱼泡没扔还说得过去,可二道河村连鱼鳞都不舍得扔,竟然有一位年轻妇人在专门收集鱼泡和鱼鳞这种物什。
关于这点,许老太不好多解释,她当作没看出来白家父子的好奇。这是关二秃的买卖,收集人是二秃子的闺女英子。
英子这把谁家工钱也没空挣,只给她爹当助手做鱼鳞冻,清洗鱼泡,而二秃子本人是在新房她孙女那里蹭鲜花水制作套套,听说二秃子还和她孙女制做不少泡脚药包,搓澡用的奶膏
盐膏,还有什么舒筋活血的油,许老太搞不懂,只知晓那俩又搭伙成为新组合了。
此时,一大帮在井边干活连老带少的妇人们,见到头戴方巾的白秀才跟在许老太身后走来,哎呦,那叫一个与有荣焉。
并且控制不住想多瞅两眼白净小伙,属实是村里小子们通通长得跟黑熊瞎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