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云嫣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于公公得了吩咐,匆匆过来。
一眼看到林云嫣的笑容,他的心跟着就是噗通噗通直跳。
哎呀,郡主定是在想辅国公。
娘娘这些日子,最喜悦的就是圣上给郡主指的这门亲事了。
毕竟,郡主自己喜欢呀!
郡主喜欢,皇太后就喜欢。
“郡主,”小于公公上前来,“酒都收在库房地窖那儿,夜里路不好走,您在偏殿等等,小的去取来?”
“不妨事,”林云嫣道,“公公引路吧。”
小于公公依她,又另点了个去禀圣上。
圣上正与李邵吃酒。
美酒入肚,他精神很不错。
“新科状元的文章写得真不错,朕看了他殿试、会试的文章,他很有想法,朕很看好他。”
“有一个蜀地来的考生,会试比得一般,殿试倒是发挥出来了,朕听说他是开考前一旬才抵京,有点水土不服,看来路途遥远还是影响了一些。”
“这么看来,年前就由朝廷给予考生补助很是重要。”
“这一次还是敲定得晚了些,倘若早早就知会了各地方官府,许多考生都能少后顾之忧、提前入京来。”
“这点上,朕还得夸徐简几句,当时礼部和顺天府按部就班,各有各的道理,还是徐简拿着文书进御书房来。”
“邵儿,章程是章程,关键时候,也得能拍板。”
李邵的一口酒,堵在了嗓子眼里。
今夜陪父皇吃酒,说些科举之事,他兴趣一般,但毕竟天天在礼部观政,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就算被问到对几篇文章的看法,李邵亦能答得上来。
他虽不喜欢那些规整的科考文章,但看个思想与好赖,肯定看得懂。
因此,他们父子之间,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