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明明能做个内行,却不指手画脚,足以见对办事的人的信任。荆东家说,替国公爷办事,根本不会束手束脚。」
「做生意,与过日子,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老夫人您说呢?」
小段氏听得连连点头。
她这把年纪,见得多、听得多,好些人家的夫妻矛盾,说到底就是该放手的地方不放,不该放手的地方不管,出了问题就来马后炮。
挑剔来、挑剔去的,能和睦吗?
她嫁到林家来时,婆母指点了半年,见她有能力应付,就把中馈都交给她了。
一月里好好回禀一次,不周全的地方私下指出来,平时从不挑刺。
丈夫亦是如此。
家里大小事,林奎心里一清二楚,他不做睁眼瞎,但他也不乱指挥,更是从来不当事后的诸葛亮。
小段氏管家管得很是顺心顺意。
后来交给陈氏时,她自己学着婆母,也叮嘱了林珣,别给管家夫人添不必要的事。
至于林玙那儿,小段氏根本用不着说。
林玙这些日常处事上的脾气、智慧,像极了林奎。
心里比谁都明白,行事上也比谁都体面周到。
这样的日子过起来,年复一年的,才会心顺、家顺。
此前,因着两家生意,小段氏已经从林珣口中听了些徐简的行事性情了,前阵子又从林玙口中了解了一些,她对徐简有不少了解。
可好话听着耳朵舒服。
陈桂夸辅国公,小段氏越听越来劲儿。
握着林云嫣的手,她道:「我还没有好好见过他呢,按说过年时他得来一趟吧?拜年时,我得睁大眼睛看看。」
陈桂竖起大拇指:「
一个字,俊,两个字,英俊。这么俊的未来孙女婿上门来,左邻右舍肯定羡慕。」
小段氏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