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痛快了,但是周氏似乎从没想过,被骂的人会怎样。
为什么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短?与其说这是教人厚道,不如说这是千百年来世人积累下来的智慧,生存的智慧。给人留一个退步,也给自己留一个退步。因为一句话,而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的事情,从古到今,就没有断过。
周氏这样骂过连守信、张氏、连守礼、赵氏♀老实的、笨拙的儿子和媳妇是不记仇的,想不到报复和反击,那么古氏那?
连蔓儿可以肯定,古氏绝不是包子。
古氏不能和周氏对骂,不能还嘴,那么这股子怨气积累下来,会发展成什么?连秀儿这件事里面,是无法排除古氏从前积累下来的怨气这个因素的。
以前连守信、张氏和连蔓儿可是从来没得罪过古氏的,那个时候,为了自己的闺女和连守仁的前程,古氏就能和连守仁设计卖连蔓儿。而古氏受了周氏那么多的气,又有郑家能给连守仁提供靠山这样的诱惑连秀儿,对古氏来说,应该也是毫无压力吧。
周氏指着古氏,骂声不绝。古氏低着头默默地承受。
连守仁和连守义还没来。
连秀儿还在抽抽搭搭地哭,连兰儿在劝连秀儿,连老爷子坐在那一直没有开口。
古氏似乎将自己摘的很干净,但是她的话里有明显的漏洞。周氏听不出来,连秀儿就顾着哭了,那么连兰儿和连老爷子两个竟然也没听出来?
还是听出来了,或者早就想到了,却不好说、不愿说?
确实,古氏和周氏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户人家的女人都是如此,但是她们也有她们的消息来源。
这里先不说那些丫头婆子,只说最亲密的关系。周氏的消息来源是连老爷子,而古氏的消息来源是连守仁。
连老爷子也被困在这县丞的小院子里,并没有独立的消息来源。那么连守仁那,他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