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一旦是民族大义上,比之蒙古最勇猛的猛士也差不了多少,况且一些在汉人心目中有极高威望的道教和汉族士大夫避迹其间。对他们而言,蒙古人无疑是外来的‘胡人’为此蒙古的统治者忽必烈便产生了打压的道教的念头。就这样西藏的藏僧就走入了忽必烈的眼球里。
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宫廷,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宗教,是忽必烈通过西藏最杰出的人物八思巴实现的,当时忽必烈让手下在西藏找一个佛法精通的法师来中原,企图以此来打压道教,去的人回来便带回了萨迦法主接班人的八思巴。
八思巴11岁时来到蒙古,在蒙古王室里成长。他不仅学习和掌握了蒙古语言,而且也了解蒙古王室内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角斗,加上他叔父萨班的精心培育和他的聪明颖悟,使他学到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培养了敏锐的政治眼光。在蒙古王室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权斗争的漩涡中,八思巴始终正确地把握住方向,一心一意地投靠“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这位政治人物,首先在政治上给忽必烈产生了信任感。政治上的得势,为其传教说法铺平了道路。同时,他还凭借谦逊平和的品行、勤恳好学的精神、渊博的学识赢得了忽必烈及其一家的喜爱和敬重,并使忽必烈接受了藏传佛教。
有了忽必烈这么一个大靠山,藏传佛教自然发扬光大了,但中国自古以来便讲究一山不容二虎,当时的道教规模经过道教的丘处机大力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北方的,聚众斗殴,抢夺寺产。演变后来斗争是相当的激烈,以至于最后的一场大战需要蒙古的最高统治者忽必烈出面来调停,但忽必烈本就有意打压道家,岂能就事论事,这样一来,自是道家吃了大亏,藏传佛教自是大胜了。
但这样一来,两家人梁子就此结下,时时找机会切磋一下,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这样的局面一直争斗,最后弄得忽必烈也大感头疼,终于在登上皇位不久,在大都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