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司马相如写下这篇子虚赋之后,便送到了景帝那里,只不过景帝不好辞赋,所以没有得到赏识。”
“后来武帝即位,一日无意中看到此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所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之后经过一名侍奉的提醒,知道了是司马相如所作,于是召见他,之后司马相如又写了一篇与其相接的上林赋,之后,便被封为郎官。”
“从武帝对此篇辞赋的喜欢和司马相如的赏识来看,一时兴起,在此简牍上写下评语,也不无可能。”
说到这里,王羲之目光紧紧的盯着这卷竹简继续说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来评判武帝的评语,而是要评判这一卷竹简,是不是司马相如所作的真迹。”
虽然皇帝的权威,常人不敢冒犯,但是现在时处晋代,一些人为了获取利益,也有可能在竹简上作伪。
在王羲之和许询二人说话之际,陈逸的面上,带着惊异,望向了这卷竹简的最后面,他同样没想到,汉武帝刘彻会在这卷竹简上面写下评语。
在他所观看的许多书画作品中,皇帝亲笔写下评语的,少之又少,只有遇到一些极为喜爱的作品,才会如此。
此时此刻,陈逸的临摹术还在发挥着作用,在看到这最后面的字迹时,他的内心涌现出了一股拥有无比气势的笔意,在他的心中犹如惊涛骇浪般的翻滚着,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一种欣喜的情绪。
他的面上露出了一抹惊色,能有如此气势的意境,这些字迹,恐怕当真是汉武帝亲笔所写。
一件有着汉武帝字迹的竹简,和一卷没有其字迹的竹简,可谓是天壤之别,无论是在哪个朝代,皇帝所用过的东西,都是无比珍贵的,至高无上的。
提起汉代,许多现实世界的普通人,第一个想到的或许不是汉高祖刘邦,而是汉武帝刘彻,只是因为其所建立的功绩太大了。
此时此刻,旁边的王羲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