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意见,但最后若他有了决定,大臣不得反对。
他要将皇权再集中一些才行。
所以这事,是对他皇威的挑战,他必须胜利才行。
本以为长孙无忌被贬离长安城后,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再反对他了,不曾想赵非这个人好没眼力劲。
既然如此,他会让赵非臣服他的。
李治说了这话,武昭仪心里自然高兴,不过她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仍旧对李治极尽安慰,让李治觉得越舒服越好。
而等李治离开之后,武昭仪却又突然凝起了眉头。
称后一事,她谋划了许久,为了称后,她先是陷害唐舟,后又诬陷长孙无忌,将唐舟软禁,长孙无忌贬离长安城后,她觉得机会差不多成熟了,可没想到却又出了一个赵非。
武昭仪眼神之中露出了一股杀气,如果李治搞不定赵非的话,她不介意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她努力了这么久,谁若挡她称后之路,她就杀谁。
她希望赵非识趣一点,因为她并不想用这些手段,因为她也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若让人知道她是通过杀了赵非才取得皇后之位的,怕民间百姓对她也不会认同。
-----------------------
朝堂一闹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很多人听闻赵非反对武昭仪称后之后,并没有觉得他太不知量力,而是对他充满了崇拜。
民间百姓对这些事情没有自己的意见,谁当皇后都没什么,至于武昭仪是谁的女人,这个很重要吗?
反正武昭仪也没有给李世民生孩子。
他们崇拜赵非,纯粹是因为赵非刚正不阿,敢于反抗,他们这些百姓在下面憋屈的久了,对于敢于站出来的人,自然就有一些好感。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觉得赵非太多事,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让谁当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