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一动。
吐蕃之患,他作为天子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他对吐蕃还有一丝丝幻想罢了,当初他也有在娜妃面前保证,不会轻易对吐蕃动手的。
如今娜妃虽然不在,但誓言还在啊,他还是太爱娜妃了。
不过作为一个帝王,李治也清楚这些男女之间的誓言其实真的算不得数,如果吐蕃真的威胁到了大唐,他也是肯定会对吐蕃动手的。
天子心,从来无情,偶尔的有情,也不过是平时无趣时的调剂罢了。
武昭仪的话让李治心里有了一些准备,一些想法,不过他并没有在武昭仪面前同意下来,一他还没有真的拿定决心,二,他也不需要跟武昭仪说这些。
从乾祥宫离开之后,李治的心思便重了起来。
他觉得明天早朝,兴许可以把这件事情提出来跟群臣商议一下,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与吐蕃一战,肯定会有很多大臣反对的,因为战争从来都是劳民伤财的,朝中那些习惯了平静安逸生活的官员,又怎么会想要打仗?
说实话,大唐开国几十年了,老一辈的那些人陆陆续续的不在,剩下的这些人,能打仗,而且有那种魄力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若提,肯定又会闹的不愉快,所以李治思来想后,命人去把唐舟给叫了来。
唐舟来的时候,秋风已经停了,初秋的长安在风听的时候,显得特别秋高气爽,令人觉得十分舒适。
在进宫的途中,唐舟的心里并不是很平静,他觉得自己担心的事情,只怕终于要发生了。
那些大唐儒生阻止了李治泰山封禅,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一件耻辱,李治年轻气盛,肯定心中不服,对于封禅一事只会更加执着。
可想要泰山封禅,就必须有丰功伟业才行,如今的李治还差点火候,那么他为了把这些火候给弥补上,少不得就要铤而走险做一些冒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