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从渤海郡出兵。进攻乐陵一线。左路军有谋士辛评和郭图,帐下主要武将有吕旷、吕翔、冯礼、马延等人。
右路军,由袁绍最疼爱的三子袁尚领兵,同样五万部队,由清河国从兵,进攻高唐一线。右路军有谋士审配和逢纪,帐下主要武将有颜良、睦元进、韩莒子、吕威璜等人。
中路军,袁绍亲率十万大军出征,从安平国出兵。进攻平原治所。沮授、田丰、陈震参谋,帐下主要武将有文丑、韩猛、尹楷、淳于琼、张顗、苏由等人。
袁绍的外甥高干没有出战,坐镇后方,负责并州和冀州的安全。并支援前线。袁绍让荀谌与高干搭档,一个统兵,一个管物资调派。各司其职,另有焦触、张南等人听调。他们负责具体任务的执行,如押运粮草、支援某路大军。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袁绍,确实兵多将广,如日中天。
这还是张颌、高览和鞠义被挖了墙角……
实际上,袁绍这次大张旗鼓地进攻青州,还有其他打算:那便是考察袁谭和袁尚,看谁更适合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袁绍有三子:袁谭、袁熙和袁尚。
通常情况下,都是以嫡长子为当然的继承人,“皇帝爱长子”的说法由来已久,换作诸侯之家,该说法同样成立。然而,袁谭脾气有些暴躁,不怎么讨老爹喜欢,袁绍又因袁尚貌美(这理由真是奇葩,估计与袁绍也是美男子有关),以及后妻刘氏喜爱袁尚,有意立袁尚为继承人,只是袁绍也知道,“废长立幼”向来是大忌,还没有正式表态。
袁熙是次子,排名不高不低,也不似袁尚那样特别讨父母喜欢,基本没有机会,袁熙本人似乎也没有争位之心。形势比较明显,如果不出意外,袁绍的继承人,将从袁谭和袁尚两人中选出
袁绍可以不表态,下面的人却不能稳起,得选边站队。
毕竟几个儿子都成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