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云梯,看起来与普通的云梯没什么两样,也是由多名士兵扛着前进。但是,云梯到位后,韩遂军并没有立即将其向城墙上靠去,而是在盾手的掩护下,忍受着守军箭矢的攻击,默默等待!
分秒必争的战场上,他们在等待什么?
答案很快出现!
一个个巨大的木轮架,在韩遂军士兵的奋力推动下,靠近了城墙。这些单独的木轮架本身没有多少作用,但当它们与云梯迅速组合之后,一个技术含量颇高的新式云梯,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于底盘上,并且,这种云梯除了主梯之外,还有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
韩遂军的攻城部队,显然对组装工作十分熟练,不到两分钟时间就组装完毕,虽说又有数百人在这段时间内被射杀当场,但云梯被架了起来!
直到这时,这种云梯的使用方法,才完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由于有主副两梯,登城时云梯可以沿着城墙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要人抬肩扛;另外,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设副梯,就可以“枕城而上”,减少了战斗时架梯的危险与艰难!
它的另一大优点在于,由于云梯在登城前不会过早地与城缘接触,守军对攻城器械的破坏根本无从谈起,而副梯顶部的巨大铁钩,可以使云梯靠上城墙后,牢牢地钩住城缘。
这是一种强大的攻城利器,完全颠覆了阿牛对“云梯”的认识,洛阳战役中黄巾军使用的云梯简直象是小孩子的玩具!
如此强大的攻城武器,让韩遂军能够更加迅速、更加容易、更加安全地抵达城墙之上,当云梯搭起的那一刹那,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没有丝毫犹豫,攀梯而上!
与此同时,城下还没有来得及上城的攻城部队中,千余名弓箭手,在刀盾手和攻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