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黑山军和白波军,最强的便是何仪的部队。一直以来,何仪和张燕等人都不太和睦,主战派之所以闹得这么厉害,大多还是认为何仪肯定会挺身而出主张进攻,有这么一棵大树挑头,攻击洛阳的成功率无疑会大增。
但现在何仪居然也不愿当这出头鸟!
何仪很快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一,张燕和郭太都是黄巾军的重要首领,他们既然已经答应暂时休兵,理应尊重他们的意见(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让众人满意,包括张燕和郭太都不认为何仪会如此好心)。
二,黄巾军连续两波攻击均以失败告终,除了洛阳守军作战顽强之外,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黄巾军的攻城器械不足,从而导致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多几个时辰准备,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三,王越既然得到了张燕和郭太的许诺,若其它黄巾势力不顾约定悍然进攻,王越又岂会坐视?即使攻下了洛阳,发起攻击的首领恐怕也难逃王越的追杀!
不得不承认,第二、第三点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原本群情激愤的主战首领个个象霜打了的茄子。
没有黑山军、白波军、何仪的部队之后,黄巾军的实力大减,从今天的攻击状况来看,想要攻下残破的洛阳城并非那么容易,且极有可能面临王越的追杀!全国黄巾首领的位置固然可贵,但若是没有命享用,任何高位都是空谈。
何仪抛出自己的论调之后,黄巾军很快便达成了一致:遵守张燕、郭太与王越的约定,全力备战,明日末时一鼓作气攻下洛阳!
首领们纷纷散去,唯有何仪没有回去,以目示意其他人退避之后,营帐内只剩下了张燕、郭太、何仪三人。
尽管大家往日素来不睦,但张燕和郭太还是对何仪此次的“仗义执言”深表感激,何仪淡淡一笑,“两位首领太过生分了,何仪只是为了黄巾大业作想。除了刚才所说的原因之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