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如何?”董卓竟然将自己比作商朝的伊尹、西汉武帝后的辅命大臣霍光。公卿以下皆惶恐,不敢应对。董卓又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沮大义,皆以军法从事!”
如此**裸地威胁,与会的百官都诚惶诚恐,大感震动,只有骠骑将军卢植敢于直接驳斥道:“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馀,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董卓大怒,当场便要杀卢植。
若论在军中的地位,卢植也是一品骠骑将军,当初也仅是在何进之下,但现在的洛阳并不是谁官大说了算,靠的是手中实际的兵权。卢植虽然位高权重,但与手握雍、凉之兵的董卓相比,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
如果董卓铁了心要杀卢植,这位文武全才的儒将,根本就没有一丝反抗的能力。
如果不是蔡邕的话,卢植就死定了。
蔡邕与卢植本就有极深的交情,前段时间被迫在董卓麾下做事之后,董卓对这位大儒十分重视。蔡邕见卢植马上便有杀身之祸,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连忙为卢植求情。
议郎彭伯也谏阻道:“卢将军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
董卓为人残暴不仁,自知世人对他的风评不佳,因此入京后十分重视世人对他的看法,前段时间硬要蔡邕出仕,便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卢植与蔡邕相仿,同样是一代大儒,只不过卢植在带兵打仗方面也有相当的才能,算得上是文武全才,若要论民间的声望,卢植比起蔡邕还要响亮!
这样才救了卢植的性命,不过卢植的官是做不成了,被董卓直接罢免。按照历史进程,卢植将出逃隐于上谷,直到后来成为袁绍的军师,卒于192年。
经过卢植的事情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对另立新君的事情提出异议,董卓拿废立的事情与太傅袁隗商议,袁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