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高顺做得更好,那么不妨从装备上做补充。大师级裁缝赵姜氏和大师级铁匠周挺很快便接到了新任务:设计出一整套适合民兵使用的装备和武器。
两位大师级人才出马,阿牛相信武威镇民兵的装备很快便能鸟枪换炮。
当两位大师开始忙碌的时候,阿牛开始怀念起远赴凉州的鞠义来,在阿牛看来,鞠义比高顺更适合训练民兵。
高顺训练出来的陷阵营天下闻名,但陷阵营这一特殊兵种本就是重步兵,倒是能训练出先登死士的鞠义,可能更有把握使得民兵的素质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但鞠义现在不在领地,阿牛也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高顺的身上。
而且高顺对训练成果的展望并非“绝不可能”,而是“难度很大”,也使得某城主对武威镇民兵素质的提高平添了一线希望。高顺从不弄虚作假缺斤短两,因此某城主深信,在高顺的训练之下,即使最终武威镇民兵的战斗力还达不到升级任务的要求,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加上大师级人才为民兵量身打造装备,某城主坚信武威镇的民兵战斗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因此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阿牛便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提升武威镇粮食产量上。在阿牛看来,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提升民兵战斗力的问题,提升粮食产量自然更不在话下了。
客观地讲,阿牛对武威镇民兵战斗力提升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在高顺严格到近似严苛的训练,以及量身定制的全套新装备的帮助之下,武威镇民兵的战斗力确实达到了任务要求。但提升武威镇粮食产量的任务,却让某城主大皱眉头。
军屯领地的粮产只有普通粮食生产领地的70%,这也意味着武威镇至少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将粮食产量再提升42.86%!这还是某城主按照望圣镇原先的产量计算出来的结果,根本没有计算望圣镇长何苗“农垦”特性对粮食产量的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