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KHN的全体高管来说,都是一个恐怖的名字。他们都知道当年的尼宏重工以及西乎公司是如何栽在这个对头手下的,大家也都深深地担心过有朝一曰汉华会不会把矛头指向KHN。
此前以20亿美元的代价把第三代标准卖给汉华,大家都自以为得计,想着这套标准能够把汉华拴住,等KHN的第四代标准一出来,就能够把汉华再甩开十几年的时间。谁知大家看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有谁能够想到,汉华掏出这20亿美元的时候,已经是向KHN亮出屠刀了,可怜大家还在欢天喜地地数钱呢。
“我怎么能够想到汉华居然敢染指第四代标准?”川上光诠撞天叫冤,“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参与过此类标准的制订,他们和我们有10年以上的技术差距,我怎么能够想到他们竟然还有这样的算计呢?”
“如果我们不把第三代标准卖给他们,他们有没有可能制订出第四代标准?”深野良平问道。
川上光诠道:“他们可以根据各种公开的技术读力地发展出第四代标准,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如果他们手里没有支撑第四代标准所需要的专利,那么就根本无法从标准的制订中获得利益。”
技术领域的标准之争,其价值在于与标准捆绑起来的各种专利。制订标准的企业能够把与标准相关的各种专利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其他厂商要遵循这个标准,就必须使用相关的专利,这样标准的制订方就可以赚取高额的专利费用。
汉华花20亿美元买到了第三代标准的专利,意味着可以自由地对这些专利进行进一步开发,并从中获利。无论汉华从对这些专利的开发中获得多少收益,KHN都是无权干涉,也得不到分文的,因为这些专利的知识产权已经全部卖给汉华了。
正因为有了这些第三代标准的专利作为支撑,汉华才有可能与KHN进行第四代标准之争。汉华的介入,使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