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曹树林的寻呼机几乎要被呼炸了。有些人是马上就着急要搬的;有些人则是过一段时间要搬,现在先询询价钱的;还有一些是同样的下岗、待岗工人,打电话来问是否还招人的。当然,也不乏有什么《改革牛人大辞典》组委会之类的机构,扬言只收300块钱就可以把曹树林的名字登到那本16开本、好几千页的书上去……无数的业务涌过来,曹树林等人忙得四脚朝天,无奈何,各家的家眷也被动员起来了。有负责联系业务的,有负责收钱的,有跟着男人们一块去搬家,负责收拾一些细活的,家属区里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了。
曹树林的业务轰轰烈烈地做起来了,林振华可没时间陪着他们耗。既然来了一趟山东,他就索姓四处走走,看看有没有与自己的业务相关的机会。在这方面,曹树林给了他一个信息,鲁中机床厂最近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据说正在和外商进行谈判,要卖给外商了。
曹树林了解鲁中机床厂的原因,在于这个厂子的厂长马胜凡曾经也是省里的劳模,因此与曹树林比较熟悉。这个马胜凡也参加了1984年那次全国劳模赴燕京的国庆观礼,林振华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印象不太深,只限于知道这个名字而已。听到曹树林提供的这个消息,林振华马上起身前往鲁中市,准备去看看情况。
鲁中市是个中等城市,机床厂是市里的大企业,一问起来无人不知。林振华从长途汽车站出来,步行了20来分钟,便来到了这家厂子门前。看门的老头见他年纪轻轻却自称是什么经理,不由得起了疑心,抄起电话向厂部通报,说有这么一个自称林振华的人,要见厂长,当然,最终是让林振华去厂办喝茶,还是去保卫科喝茶,就听厂长的意见了。
“什么?林振华?他真的说他叫林振华吗?”电话听筒里传来厂长马胜凡宏亮的声音,林振华站在一旁也听得清清楚楚。这一嗓子,让林振华回忆起马胜凡的样子了,1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