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也不是一个善于内政治理的人物。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在新都待了三年,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不过幸有张松帮衬,回到成都之后,又担任了代理军议校尉。
什么是军议校尉?
简而言之,就是类似于后世参谋的职务。
军中有事情的时候,你过去旁听一下,提一些建议。当然了,会不会被采纳,是另外一回事。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吗?
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更何况法正这个军议校尉,还是个代理。
他即便有好的主意,谁又会放在心上?所以说,这个军议校尉的职务,其实就是看在张松的面子上,给他的一个职务。俸禄不过六百石,在成都那种繁华之地,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而李儒开始搅乱益州经济之后,成都的生活费用也随之高涨。
法正虽然不需要靠别人的救济,可是想在成都生活,却也是大不易的事情。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法正认识了李儒。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李儒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叫袁玄硕,颇有能力。李儒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考察法正,发现此人有奇谋,非比等闲。
于是便开始试图拉拢法正,渐渐的试探出了法正的心思。
曹艹征伐幽州,在淮南设立三郡;曹朋入主南阳,与刘备交战不止……在这种状况下,刘璋却不是考虑着如何发展壮大,平抑成都飞涨的物价,反而大肆谋取私利,想着偏安一隅。
法正觉得,跟随刘璋,难有作为。
和李儒的几次交谈中,不自觉的便流露出了想要另寻明主的想法。
可是,投奔何人?
刘备?
而今连一个容身之所都没有,法正并没有考虑。
那么孙权?
虽说孙权手握江东六郡,却由于地域限制,同样很难壮大。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