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大兄啊!”
来人,名叫庞山民,是庞德公的侄子。
诸葛亮连忙起身让座,请庞山民坐下同饮。
庞山民笑着摆手道:“家叔唤我前去,我此来只是为买些家叔喜爱的琼浆罢了。
对了,听说你婚事已经定下,不知定在何时?”
诸葛亮道:“婚期已定下,仲秋行大礼。”
“恩,成家了,终归是一桩好事,从此可以定下心来……孔明,我还要恭喜你才是。”
“到时候,必请大兄赴宴。”
“呃……中秋的话,我怕是不能返回。”
“大兄要出门?”
庞山民点点头,笑道:“士元来信,说他被拜为护羌校尉,故而我要把他的家眷送过去。”
诸葛亮闻听一怔,“护羌校尉?士元怎会做到如此官位?”
庞山民搔搔头,“据说是北中郎将曹朋举荐,故而士元才得此官位。看他信中的意思,似乎是想要在河西立足。故而让我把他妻子送过去,也免得心中牵挂。”
“如此,却要恭喜士元……那孟建和石韬他们?”
“士元倒是没说,只说了他的事情。
庞林此前来信,说他在许都,不曰将前往河西。想必孟建会和他一同过去吧。”
诸葛亮的心里,顿生波澜。
护羌校尉!
想当年,庞统离开时还不如自己,而今却已做到了护羌校尉。
诸葛亮的心里,又怎能舒服?
他倒不是妒忌,但终究感觉不太舒服。
和庞山民又聊了几句之后,庞山民拎着酒告辞离去。
诸葛亮一个人独坐于窗旁喝着闷酒,越喝就越觉得难受。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