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朋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
于私,曹艹准许曹朋继续享受海西的三成收益;于公,银楼的开设,也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去稳定局势。相比之下,徐州九大行会的行首,更容易接受曹朋的部曲。若换一个人过去,势必会出现一些波动,单只是和九大行首的相处,就是一大问题。九大行会是曹朋一手设立,阚泽前往海西,无疑是最佳选择。
但曹朋也知道,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享用海西的收益了!
从邓稷,到阚泽……待阚泽卸任时,曹朋对海西的掌控,至少超过十年。
当一个人对某一个地方掌控超过十年,换谁都会感到眼红。更何况,如今的海西可不是七年前那个荒僻之地,已成为两淮最富庶的地区。九大行会不禁垄断了两淮商业,更勾连江东。若银楼的效果出来,曹朋再想享用收益,估计很难。
别的不说,海西每年的盐税过亿,曹朋的收益将会何等惊人?
曹艹不得不考虑这些事情,阚泽继任海西,也预示着阚泽之后,曹朋将失去对海西的控制。
曹朋想了想,躬身道:“侄儿愿从叔父之命。”
阚泽之后,我同意放弃海西的利益!
曹艹的眼睛笑成了弯月,轻轻点头:友学果然是个知进退的小家伙!
“这两年,隽石在执金吾做的甚好。
前些时候文若曾向我举荐,决定任隽石为城门校尉之职,我已经应下此事。另外,王猛在军中也颇有长进,如今西凉不甚平静,护羌校尉出缺,我已上奏陛下,由王猛接掌护羌校尉一职。你那结义兄长王买,则出任行军司马,你以为如何?”
这是一个交换!
曹朋接受了阚泽之后,放弃海西收益的决定。
曹艹则投桃报李,还之以其他方面的补偿。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书馆有司马两人,城门侯十二人。曹艹只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