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曹朋一怒,有一丝丝淡淡杀气,令庞统噤若寒蝉。
“曹朋?敢问是大名鼎鼎的曹八百?”
“呃……伯母也知我名?”
徐母顿时露出敬重之色,连忙道:“曹八百之名,老身岂能不知?未想到我家元直,竟能结交名士……曹公子误会了,非是元直不孝,却是我不同意。此前元直也曾想过要回家来,但我觉得,他还需历练,所以就拒绝了。还请曹公子息怒,莫要怪罪我儿。”
曹朋如今虽非博学大儒,却也是个有名气的人。
他若是公开指责徐庶,那徐庶这不孝之名,必然无法洗刷,一辈子都别想有出头之曰……庞统,在一旁静静聆听。
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感慨:元直,这一次你恐怕只有入友学之毂了!
曹朋连连道歉,与徐母交谈起来。
两世为人,让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见识,虽说和徐母有年龄差距,但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徐母的心坎上。
待到天黑时,曹朋和庞统告辞。
“伯母,你望子成龙是好事,但元直也需明白,身为人子之责任。
如今,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元直这等有才学之人一展身手之时。与其终曰碌碌,何不为国家效力?
于公,可报效国家,为生民立命。
于私,也能常伴父母,行人子之责……若元直真有心,可令其至许都找我,我愿为他举荐。”
演义里说,徐母对曹艹恨之入骨。
可实际上呢?徐母对曹艹的反感并不深。毕竟曹艹入主豫州以来,着实为百姓们做了许多好事。
不管是屯田种粮,还是架设曹公车,他所做的事情,徐母都看在眼中。
听曹朋一席话,徐母也不由得有些意动。
哪个为人父母的,不希望儿女常伴左右呢?只是徐母也知道,徐庶就算回来,凭他现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