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江山国色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断

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断(4 / 5)

俯仰无愧,一生从不后悔,李重九不足惜哉,只是苦了三娘罢了。”

“是,”在李渊的盛威之下,刘文静低下头言道,“那么陛下的疑难,也就有了答案。”

“什么答案?”

“若是李重九仍在河北,微臣以为令高阳公主出镇,实在为难。”刘文静回禀言道。

“那你胸中可有人选?”

刘文静抬起头,言道:“以微臣猜测,陛下心底实不想寻人代替淮安王镇守山东,只是淮安王连连损兵折将,朝臣又有众议,这才有了此心。”

李渊微微点头。

“那么微臣建议不如将替字,更为助字,遣一将增兵山东,以安局势!”

李渊闻言抚掌大笑,言道:“知我者肇仁也。”

刘文静微微一笑,心底却感叹杜如晦,果真是断事如神,将李渊心底所想,料得丝毫不差。

李渊重新将奏折拿起,这一回奏折上诸将名字,当下都看得是个个顺眼,当下言道:“肇仁你以为谁可以胜任?”

刘文静拱手言道:“略阳郡公,襄邑郡王即可?”

李渊闻言仔细思索起来。

因为李渊是士族出身,故而极重用士族,特别是李家宗室,这也与他见前朝大乱,故而极不放心将军权交给异姓将领有关。

如经略巴蜀的河间郡王李孝恭,是李渊从侄,领利、蒲、绛三州总管,驻扎河东的襄武王李琛,是李渊的七叔李蔚的孙子,也是从侄。还有就是山东道安抚大使李神通,乃是李渊从弟。

在往前说,太原郡未失守前,留守太原乃是齐王李元吉,甚至连晋阳起兵时,李渊亲领三万大军进军长安,而在长安呼应的,也是其女李芷婉的七万人马。

而诸子之中,李建成储国,而出征在外,总领大军,一贯是由李世民领兵在外。一是李世民能征惯战,二是李渊只信任李世民一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