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系统进行源码级的完全控制,
这种控制在肖远來说,是一种自由,而相比于Gentoo的纯粹性,肖远更在意的是FeoniX发行版的包容性,也就是说,虽然FeoniX系统提供的最基本的安装方法是源码编译,但是却不排斥用户直接从网络上获取已经编译好的二进制软件包,
实际上,在肖远的计划中,会设计一个极具包容性的二进制软件包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将综合后世非常成功的两种Linux软件包管理机制,,基于Debian的deb软件包和基于Redhat的rpm管理机制的优点,并兼容这两种软件包,从而使FeoniX系统的软件包管理达到最大的灵活性,
当然,目前这个软件包管理机制只是一个计划,他并沒有马上将至实施,只是将之写到了FeoniX系统的设计纲要中,
做一个Linux发行版,是一件工作量浩大的系统工程,好在肖远并不打算一下子就把这个工作全部完成,他只需要提出FeoniX发行版的哲学理念,将最基本的系统做好,搭好系统框架,然后将之放到开源社区中,
他相信很快就会有认同这种理念的黑客前來,共同帮助他完成这一发行版的构建,这种建设模式只有在开源软件的框架下才有可能得到施行,也就是说,已足够开放的态度,和保障机制來海纳百川,共同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而对于商业闭源软件,这种建设模式是不可想象的,
FeoniX的基本框架搭建,肖远并沒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和他原來在他那台Thinkpad600上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如果沒有先前的那些基础工作,他要从零开始构建一个Linux发行版的基本框架,恐怕需要的时间就不是半个月,而是数个月了,
为了增加FeoniX最初的吸引力,肖远还基于FeoniX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