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太下定决心了?杨士奇的目光登时凝重起来。
朱高炽像是察觉到自己失言,忙笑道:“我这头昏沉的很,说了什么胡话你们别当真。薛府尹,解除戒严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是,为臣告退。”薛居正自然知道太这是送客了,便起身告退。
“儿,代我送送薛大人。”朱高炽点点头,吩咐二儿道。
“是,父亲。”朱瞻应下,陪着薛居正出去。
薛居正和朱瞻一走,书房只剩下太和杨士奇。
杨士奇与太的关系,在外人看来十分一般。两人之间并无私交,逢年过节杨士奇也从不登太府的门,与其余曾在东宫讲过学的大学士截然不同,不过不这样,永乐皇帝也不会每次出巡,都让他留下来辅佐并监视太。
但其实,那只是杨士奇为官做人,都异常谨慎罢了。这跟他的经历有关跟那些年纪轻轻就进士、点翰林、意气风发、天王老第一我第二的同僚不同,杨士奇的人生十分坎坷,他出生在兵荒马乱的元朝末年,生下来就面对饥荒和战乱,一岁没了父亲,后来随着母亲改嫁,有了个后爹。
他的继父严厉高傲,从来不会给他好脸色看,这一点,即便当时才五岁,杨士奇也能清晰感觉的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都小心翼翼,尽量不去惹祸,以免给自己和母亲带来麻烦。
不过再苦再难,杨士奇都没放弃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考取功名,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命运。而且他的天资确实很高,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只是读书实在是个花钱的事情,由于家境贫困,他不得不断学业,去乡村私塾当老师。不过那是国朝初年,人才奇缺,朝廷不得不在秀才直接选拔官员,杨士奇也因此得以在县里做了个训丨导。虽然是不入流的官职,但怎么说也是个官了。
可惜不久之后,他竟然不小心把学印丢了,在这个年代,当官的丢失印信可是重罪,又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