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宠幸近臣。像这种事事都替领导着想的下属,怎不让领导欢喜,趁手,乃至感动,这就是人之本性啊!
待李立出门后,薛向三口两口吃完了早饭,便坐在桌边转起了钢笔,脑子里却是飞速运转。思忖着老周到底是什么意思,略略一沉吟,便想透了其中关节,心中冷笑不已,暗道,这人就没个知足的时候!
原来此时,薛向已然想透周正龙此举意欲何为,老小子一准儿是通过蓝剑,在向刘高释放善意的信号,毕竟上回刘高失掉财经大权。是薛向顶在了前面,老小子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刘高挨了薛向一巴掌。他周正龙跑过去递红枣,明摆着就是告诉刘高,他没和薛向捆一起,意思是你们可以接着来,我保证不偏向。
“老小子这是渔翁当上瘾了,还想坐当中看戏,想玩儿制衡术,也不看看自己又没有那个本事!”薛向此刻对周正龙的好感急剧下降,觉得老小子太过贪心。得了大权不算,还想继续看自己和刘高死斗。他好充当至高无上的裁判。
人心无底,薛向今日方信矣!
吃罢早饭。薛向去了趟宣传部,检查了下日常工作,便折回办公室,又翻翻案头的文件,发现该处理的都处理了,没什么疏漏,便待躺下翻翻,一本,是柳莺儿给他寄过来的。小妮子每次通信,甚是冷淡,不管薛向去信多么相思如火,小妮子的回信永远是冷冰冰的,多是谈工作,谈赚了多少钱,显然还在为薛安远那日的冷淡挂心。
不过,薛向却是知道小妮子心里想着自己,不说每次托人带过来的昂贵西服,精装手表,名牌皮带等等,单是这部精装的便能看出小妮子费了多少心思。这本分上中下三册,全用金丝楠木做壳,印刷用的纸张稍稍触手,便知是和钱钞用纸一般无二,且里面的排版全是简体汉字不说,最难得的是头前的序言,竟是查良镛手书,序言里还提到了薛向的大名,显是查先生为此本书单独而作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