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赵风看了,整张订单最肥的部分是手镯,6ooo件,有群镶要求,一只手镯有百多粒B级难度的宝石要镶嵌,不算其它损耗,光是镶嵌的工费过7o万。
赵风算了一下,脸上现出犹豫之色,最后还是咬咬牙说:“不做,无论怎样,每料石的工价不能低于的一块,低于一块的,无论什么订单,都不用考虑。”
说完,赵风马上补充:“这是我意见,当然,你在回的时候,措词放得婉转一些。”
这是一笔大生意,要是做下来,除去工钱、灯油火蜡,能给九邦带来上百万的收入,这笔利润很诱惑,可是赵风经过深思熟虑,最后还是确定放弃。
赚钱哪个都喜欢,但是要看赚什么钱
外国人为什么愿意不远万里把订单送到华夏,很简单,就是看中这里廉价的劳动力,像一个出色的饰匠,在华夏每个月能7、8百美金就不错了,可是这点钱放在美国,就是想请一个打一下手的学徒也没人愿意。
这工价放在外国来说,简直是便宜到偷笑,可是他们依然千方百计要压价。
这个月压一点,下个又要点优惠,那价钱压下来,就很难再升上去。
前世就是这样,很多人刚做饰时,月薪轻松破万,可是经济展了,普通工人的工资由原来的八百涨到二三千,可是做饰的工资不涨反降,其实就是有些人竞争激烈,拼命压价的结果。
钱想赚,但是这个原则不能丢。
赵风投入饰行业,就是想改变华夏饰在世界饰行业的地位和印象,像这种降价讨好有客人的行为,还真有点不屑做。
说话响还得自身腰杆子硬,九邦的技术、信誉都是杠杠的,特别是镶嵌技术,在精镶、群镶方面更是出名,再说九邦现在并不缺订单。
店子大了,偶尔欺负一下客人,傲娇一下,也不是没这个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