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外人自是无法得知。
银蓝长衫少年,听了淡淡一笑,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里,他心想:自己反正此行非去不可,别的事与他又有何相干。
第二天一早,银蓝长衫少年,就直入登封县,连休息也没有休息,问了问路途,遂往少室峰而去。
到了半山亭,亭内有两名僧人守护,架子上搁着几件兵刃,亭柱上挂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写漆着一行字,意思是请进山的游客,身带的兵刃,留存此处,待游毕下山之时,再予奉还。
银蓝长衫少年走进亭内,看了看柱上的木板,脸上微微一怔,正在不知如何处置之时,忽见那守亭的和尚,走了过来,先打量了一阵,然后合掌施礼,问:“敢请施主,可是由方城县赶来履约的吗?”
银蓝长衫少年听得“啊”了一声,遂即道:“不错,在下正是由方城县而来,大师父有何见示?”
那僧人又合掌一礼道:“小僧等曾奉主持师父法谕,再一看施主的气概打扮,就知是由方城山而来的了。”说着,又顿了一会,接道:“本来近日朝山的游客,到此是一律请将随身的兵刃暂存此处,代为保管,待下山之时,再予奉还,但是小僧等奉谕,对施主来此,则不受此限,所以施主可以请便,随身的兵刃可以带上山去。”
银蓝长衫少年微一迟疑,道:“那岂不是破坏了贵寺的规矩了吗?而且………”
那僧人笑道:“小僧们乃是奉谕行事,别的就一概不知了,施主尽可请便………”
银蓝长衫少年本想再问什么,但继而一想,他们原本是领命行事,想问也一定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是以微微一笑,点头作礼,迳往山上行去。
到了永泰寺,是乃少林寺的第一关,从永泰寺往西北十里便是少林寺了。
银蓝长衫少年来到永泰寺,僧人似已知他来意,上前合什为礼,道:“施主既来少室朝山,先请至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