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神色郑重,知非三言五语所能谈完。
当下合掌一礼,笑道:“如果事情果有需要贫道之处,我绝不置身事外就是,养心庐虽无佳酿待客,但请入庐小坐,吃杯山茶,也算我略尽一份地主之谊。”
高镜光道:“穷秀才久闻江湖传说,养心庐不准三尺男童进入……”
静心道:“传言未必就真,穷秀才但请入庐小坐不妨。”
“江南醉儒”长笑一声,道:“既承抬爱,敢不遵命,只是不知能否让我引介而来的女弟子一同入庐?”
静心道:“既来我静心庐,都是佳客,贞儿去接那位姑娘入庐!”
“江南醉儒”急道:“不敢有劳,还是让我召唤她吧。”
说罢,仰脸一声长啸。
就在那长啸余音荡漾未绝之际,林木间已走出来一位青衣少女,长发披肩,蓝带系腰,低垂粉颈,慢步而来。
看去她虽然缓移莲步,但速度却是很快,不大工夫,已到几人身侧,停身“江南醉儒”
身后。
她虽走近了几人身边,但却始终未抬过头,只觉她全身上下,都被一片忧怨之气笼罩,看得人心生凄凉之感。
但见“江南醉儒”回头望了哪青衣少女一眼,道:“珊儿!见了长辈,还不拜见,快些上前谢罪!”
只见青衣少女娇躯侧转,对静心盈盈叩拜下去,说道:“苦命难女白玉珊叩见老前辈。”声若莺唱,婉转动人,只是幽幽如诉,略带凄凉。
静心道姑似乎被那青衣少女的幽怨神态,婉转凄凉声音所动。
不觉微微一叹,道:“姑娘少礼。”
青衣少女仍然叩了一个头,才站起身子,答道:“难女多谢老前辈恩遇。”
当下几人一齐步入养心庐中。
所谓“静心庐”只不过是几座茅舍,但地方却十分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