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骂谁实力派呢 > 660 就这一眼,埋哪都想好了

660 就这一眼,埋哪都想好了(6 / 7)

番表态,让大将军看到了我的忠心。”

“贺拔岳看似逼的我狼狈不堪,却也暴露了他和大将军并非一心,此事过后,大将军对北镇豪帅的警惕和猜忌会越来越重。”

“……”

历史上,高欢劝进这事被视为想要加官进爵,所以鼓噪尔朱荣,结果被正义的贺拔岳差点宰了,在该事件角色并不正面。

不过嘛,北齐和北周的历史都是唐朝时候修的。

唐朝和北周是一脉相承,都是关陇集团,唐朝的老祖宗李虎,就是贺拔岳一手提拔上来的,所以高欢和贺拔岳在唐朝史书的形象不言而喻。

魏阳在决定写这部分剧情的时候,就没想着给高欢洗白,再抹黑一把贺拔岳什么的。

高王真洗不白!

论政治底线和道德人品,司马懿和他一比都算是讲诚信的厚道人了。

高王唯一的好处就是生在了两晋南北朝,虽然他道德低,其他人也没几个好东西,乃至不少都算是类人,愣是把高王衬托的显得人还不错。

而且因为操作够骚,另有一些讨喜的优点,有一种反派魅力。

《敕勒川》这部剧,多多少少对高欢肯定是有一些美化,但也没把他塑造成白莲花,相反,还深挖他深沉城府和不择手段。

这段算是踩高欢和捧贺拔岳的历史,魏阳没有魔改,但加了很多背后的东西。

比如,提及了尔朱荣麾下派系斗争,并铺垫高欢和以贺拔岳为首的未来关陇集团的仇怨,更关键的塑造高欢的心机和权谋手段,加深尔朱荣对他的信任,丰富其在尔朱荣集团上位的细节。

高欢这个人,打仗比不上宇文泰,治国整军也够呛,但权谋绝对远胜对方。

所以《敕勒川》这部剧,在政治和权谋上有不少篇幅。

尤其是前中期,高王的崛起史,打仗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靠骗、靠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