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骂谁实力派呢 > 651 慢工出细活的《敕勒川》

651 慢工出细活的《敕勒川》(4 / 7)

》。

崛起——巅峰——落幕

仔细看他们的人物走向,与现在的《敕勒川》有异曲同工之妙,也算是偏人物传记类的一大套路。

不过还是那句话,套路不怕老,好用就行,高欢的故事恰好符合三段式,你换别的套路还不好看呢。

魏阳本人是这个项目的总编剧,三段式也是他定的。

从编剧角度上很完美,但从演员角度上,三段式也意味着演员要从少年/青年演到中年,再从中年演到老年,时间跨度大,人物变化也大,很考验演员的功底。

早些年魏阳还有这些顾虑,但现在就好多了,这是演技提升带来的自信。

以前发愁的是中老年的气质,现在魏阳反倒是担心自己满心沧桑,还能演出少年的意气风发吗?

不过,高欢本身就属于枭雄,年少也应有沉静之气,可以少年老成一些。

剧情大概都有了解,执行制片人也没有多说,而且开始介绍起了服化道。

《敕勒川》这部剧属于南北朝,而且正好处于朝代更换的节点,所以很多资料比较杂。

剧组在历史顾问的指点下,又考虑到艺术和现在审美,没有一味的去追求历史还原。

而是把北魏晚期、东西魏、北齐和北周早中期的服装和饰物都塞到剧里,然后挑好看的来,反正一共就是几十年的历史,有所联系也很正常。

北魏晚期时剧情出现北周早期的服饰物品特点,也可能是该流行款式的萌芽嘛。

东魏末期剧情出现了北魏晚期的服饰和物品,也可以说是复古嘛。

这也不是没逻辑的,民国的很多衣服就有现代服饰特点的雏形,现代人喜欢汉服的就更多了。

魏阳拍摄作品一向以实用为主,在他的影响下,蓝鲸鱼服化道会贴合历史,而不是死板的还原历史。

不是所有的历史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