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有人成了事,他这个大明王,就成了小明王了。”
“……他的这些谋士,说话也太尖锐了。”郭康惊讶地说:“这种话,就算知道,也不好随便给主公讲的吧。”
“那些谋士,其实也不是受过多高教育的人。我记得有两个就是到处周游的托钵僧,因为见识多一些,就都请来帮忙了。除此之外,还有些游方大夫、账房先生乃至兽医。”朱文奎解释道:“大家文学水平都不太行,就算想要委婉,有时候也藏不住。”
“而且,我怀疑是不是因为文化环境问题,谋士们普遍都比较激进,天天就想着怎么打出去。”他摇着头说:“再加上,王府一直挺……礼崩乐坏的。他们可能是把这里当成修会了,热情一上来,或者有了灵感,就立刻跑出去传教。”
“父王之前花了好长时间,才约束住那些乡野教士,让他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得先完成工作。不要一时激动,就自行离开朝廷,去民间拉人,连辞职书都不留的。但他那些大臣,还是经常抱怨,觉得过于繁琐的文牍工作,在消磨自己对正义的追求。得不断管着他们,否则他们又得跑出去跟人干架……”
“有点太夸张了。”郭康有些疑惑:“我知道那边文教的水平不太行,哪怕知识阶层也更纯质一些,但应该不至于这么激动吧。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
“可能是阿勒曼尼教会和贵族的举动,把教士们刺激到了。”朱文奎回答:“公教教会分裂的事情,你应该比我还清楚来龙去脉吧。我听他们说,早些年的时候,阿勒曼尼地区的大部分教士,其实还是支持教会,希望教会和平统一的。”
“不过,罗马和阿维尼翁的教会,互相都不乐意让步。而且,他们很快就发现,靠辩经根本无法说服对方接受统一,还是得动武。而不管消灭对方支持者,还是争取世俗领主的支持,都得大量花钱。所以,两个教廷都在疯狂敛财,各种收入渠道很快就被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