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三章 祖宗家庙

第三章 祖宗家庙(3 / 7)

是郭儒的儿子们,还是郭康自己,都不由地让他起来。

“我都跟你说过好几回了,这种大事,怎么能听娘们的。”郭儒在旁边嘀咕道:“不过这种事情,哥哥也帮不了你了,你自己想办法吧。”

郭昭文悻悻地挠挠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几人寒暄完,义父也走了过来,告诉他们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众人便跟着他,进入小镇里。

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个普通农庄。当年郭盖临终前,最后一次巡视各地,来到这里,登上河边一处土丘,看着周围新修整好的田地和刚刚种植起来的葡萄园,告诉儿子们,说这地方不错,今后也不指望能回中原老家了,把这里当做新家,他葬在这小山上就行。

据说,郭盖和紫帐汗国的几个开创者,已经商量好了。虽然当年盟誓过,要同富贵,共患难,但等他们死后,还是要分开下葬和祭祀,不用凑在一起。

因为国家已经兴起,可以想见,每个柱国的家庙,都会成为一个中心,给附近带来更多的资源。这种机会,应该给予更多地方。而且,这样能塑造出多个“根基”,增强国家的稳定性。老兄弟们活着的时候,已经并肩作战太多回了,死后不如多发挥点贡献,也不用硬要凑一起。

所以,首任大汗伯颜帖木儿伤重身死之后,陵墓设置在多瑙河北,他们当年组织起的第一个农庄那里;郭盖丞相去世之后,葬在多瑙河南,他自己选定的土丘上;李天英元帅战死之后,葬在一条叫奥尔特河的支流附近,他们修建的水坝旁;也先不花太师战死之后,葬在克里米亚的也先萨莱城外……就这样,他们各归东西,各个家族也在不同地方,有了新的“老家”。

此后,郭氏大部分成员,死后都埋葬在这里。他们在这里建起了陵园和家族教堂,也确实如郭盖当初预料的一样,带动周围一圈的村落发展起来,还在附近形成了一个集镇。

而随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