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把鱼鳔从水里捞出,控干水分放在盘子里上笼去蒸,大概蒸四十分钟左右。时间比较灵活,视情况而定。蒸到三十分钟时,匠人们会取一块鱼鳔用牙咬,感觉糯软、粘牙就可以取出来了。
“取出来之后,还要再‘泡’一次,才能泡透。在泡之前,要先剃掉鱼鳔上的脏东西,浸入温水中泡一天半到两天,直到摸着鱼鳔有一些黏度,同时里面没有硬芯,就可以收工了。
“下一道工序,叫‘砸’。这个时候,匠人们会把带有黏度没有硬芯的鱼鳔取出,放在一个铁盔里,用锤子来砸鱼鳔。如果鱼鳔比较干,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开水。砸鳔的时候,要秉持一个基本原则:为了保证更高的出胶率,鱼鳔要砸得越碎越好,所以砸鳔这个过程,会消耗匠人的大量体力,行业内也流传着‘好汉子砸不了三两鳔’的说法。
“其实,砸鳔也不只简单的力气活,还特别看重技巧和经验。有经验的匠人,会随时观察鱼鳔浆的情况,即时兑入温水,直到鱼鳔浆能拉出线,才停下工作。
…………”
专题报道很长,程致君大概花了十分钟才看完。内容很不错,说是“文不加点”也不为过。
按理说,程致君应该要给专题报道过审,但是排版上……
程致君马上给童婳打电话,说他希望童婳删去六百到一千字,否则不好排版。
担心童婳多心,程致君又跟了一句解释:“你这篇,我打算放在‘文艺版’,你知道的,这个板块竞争激烈,文章很多,你要是一个字都不删,岂不是把别人的位置占了?到时候,他们会说我徇私。”
“哪个他们?”童婳在电话那头冷笑。昨晚熬夜写稿,上午童婳刚刚起床,还有点起床气。
“同事呗。”程致君顺口就说。
“扯吧!咦?不对,你为什么给我放‘文艺版’?”
“那放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