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不需要。
“把其它零件都删掉,只保留钻头的模型。”
深层钻探的钻头有很多种类。
并不是尖的,都是圆的。
但又不是球形的圆,而是弧度是圆的,上面有很多波纹齿,还有有滚动钻头。
“红莲,模拟这些钻头的钻探情况。”
“好的,主人。”
随着红莲的模拟,这些转头开始向下钻探,地质数据都是一样的。
转速也全部相同。
这样一来。
这些钻头的工作效率,就可以轻易的分辨出高低来,不需要太过于真实,只要有大概的数据就行。
不到五分钟。
唐锐就选择了一款钻头。
“红莲,把这个钻头造出来,造大一点,半径在30厘米以上。”
“好的,主人,正在进行制造,材料使用的钛钨合金,并使用纳米层喷涂技术,保证钻头耐磨和耐高温。”
“然后你再设计一艘海底挖掘的潜艇,要携带大型钻头,可以直接在海底长时间工作。”
“好的,主人,红莲正在根据现有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预计属于14分钟。”
十几分钟后。
一款无人驾驶的小型潜艇就被设计出来了。
潜艇的前方,携带着钻头。
说白了。
这个就是海底的盾构机。
在海底打洞,尤其是海底隧道,他肯定不会使用盾构机,那个速度太慢了。
每天几十米上百米的,一条海底隧道要挖多少年,十年还是二十年?
到那个时候,他都飞出地球了。
还给伱挖海底隧道。
怎么可能。
所以,他的想法就是,直接从海底,用潜艇挖,不进行地下施工。
等把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