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水线,那得多无聊?”
“影视创作属于长周期行为,在快节奏时代,按现有数据模型创作,很有可能变成刻舟求剑。”
“大数据指向的是商业成功,而不是作品成功!适用于事后总结,而非前期布局…妄图批量化生产内容,最终只能量产一堆垃圾…”
“即使身处世界娱乐顶端的好莱坞每年爆死的作品也是一抓一大把,简单的划出几个大框架就觉得能成功真的是把文娱想象的太简单了。”
沈旭东很难得的直接在内部会议上批评起了竞争对手。
“搞互联网的不懂电影,内容创作没那么好颠覆的!”
“我们继续做我们自己的事,不用管他…”
开完会,沈旭东回到自己办公室,过了一会,高芬芬还有陈曦走过来,前者开口就是‘我听说马芸想入股我们公司,被你给拒绝了?’
“嗯,我确实拒绝了阿狸巴巴…”
“为什么?”
“阿狸的人味道太冲了,你看,古永锵都说了《纸牌屋》实际上还是靠sony的制作功底,大数据有用,但不能神化,但阿狸提到奈飞,就是《纸牌屋》,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出凯文·史派西、大卫·芬奇和“bbc出品”三种元素结合在一起的电视剧产品将会大火特火,因此,《纸牌屋》大获成功!’说的好像有个大数据就有了一切!”
陈曦来了一句:“古永锵…估计要滚蛋了!”
“被阿狸收购,你还想维持体面?肯定要扫地出门的。”
沈旭东点头,然后转移话题:“不过,我看了《福星旅行团》,感觉质量不高…后续可能会被《同桌的你》反超…”
“青春片确实猛,那部《同桌的你》上映4天,票房过了1.5亿!”
“…洪金寶还是老了,明明是不错的公路喜剧框架,呈现的结果太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