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根本拿不出银钱,所以天子只得放权,谁开府治公,谁养官养兵马,谁给他自己养的人发银钱,随便你任用官员,只要你向朝廷打个招呼,不绕过朝廷就行——这是起码的规矩,至于让朝廷给你认命的属官发饷?做梦去吧。
有钱你自己养人,没钱就别学人家发展势力,老老实实地做好和尚,撞好钟就得了。
朝廷?朝廷也没有余粮了啊......
除了乱世这个特点,削弱了户部尚书的重要性之外,还有一点,也直接地削弱了户部尚书的重要性,甚至整个户部都显得无关紧要起来。
因为乱世便伴有大灾。
倒不是什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也不是说什么治世便没有灾了。
事实上,治世的灾年也不少,只是治世之时,国力昌盛,国家机构运转正常,有财力、人力和物力,足以应对各种灾情。
不会让灾情扩大,波及地更广,而是很快便能战胜灾情。
可是,乱世就没有这个能力了,所以往往一个小灾,就会迅速地扩大成大灾。
所以,乱世下的户部,没有钱,没有粮,那所谓的户部尚书,更多的是一个虚职,也就真的有些无关紧要了。
所以,这个无关紧要的户部尚书,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地临阵换帅,完全可以让那个老尚书王缮用将这次赈灾事宜的差事办完再退休。
就算临阵换帅了,换这样一个虚职的户部尚书,根本也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搞一个三十多人联名保举的名单上报朝廷。
苏凌还记得,他那次进宫去见刘端,刘端半激愤半卖惨,更发牢骚地将一些官员任命的诏书给苏凌看时说的那些话。
刘端可是亲口说过,朝廷大小官员的任命和贬黜,皆已经不按正常的流程来办了,也不是他这个所谓天子能决定的了,往往是由萧元彻拟个名单,让刘端看看,刘端能做的无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