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的首肯,那西域的任何东西都过不了中原以及草原,未来还有其他的区域。
但李治的政治智慧就远远不如李世民了,他是非常想要在这个问题上,争个高低上下的,毕竟他的父亲太过于优秀,那他如果想要在未来大唐的历史上,不成为那个被忽略的君王,就要作出一番功绩,就算是这份功绩是表面上的,是他的父亲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主动放弃的,即便是如此,他也要把这份功绩拿过来,他必须完成开疆拓土才行。
在许多人的眼中,开疆拓土总是功绩,但现实中却不是这么计算的,如果取得一份疆域,能够在未来永远的保存它,那自然是抢过来为好,但如果取得一份疆域,会在很快的时间中就失去,在这个存有的过程中,帝国中央还必须不断地失血,以及为此而招惹不必要的敌人,陷入不必要的争端,拖累整个帝国的运转,那这块土地就是没有必要去取得的。
李世民在开疆拓土时,总是会考量这方面的因素,所以他并不是什么土地都要,他进攻是为了不让被人进攻。
但李治不是如此,他去进攻,就是为了炫耀武功以及让世人知道,他有足够的武功,当然,世人大多愚昧,看起来李治的武功就的确是不错,但深究其中根本,李治的作为是遗祸无穷的。
在永徽年间结束的时候,大唐在西域有过一场战事,在战后,洛玄云就被调到了安北大都护府,大唐和西域都默契的没有提这件事,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大唐和西域间,已经出现了裂痕,巨大的裂痕。
只不过双方都很有顾虑,而且有大量的贸易在支撑双方之间的交流,所以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的在官方层面上进行对抗,打完之后,西域该复国的复国,大唐该收兵收兵。
谁都知道,战争可能就在下一次,但谁也不知道,下一次的战争什么时候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吐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