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等人被流放之后,因为很不平衡。
三省的长官,中书令和门下侍中都是三品,而尚书令是二品,尚书仆射是从二品,六部尚书都是三品,这很明显中书令和门下侍中的地位低,但实际上,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一個负责起草诏令,一个负责审查驳回,这才是权力更大的部门,而且这两个部门都是皇宫内。
当初宰相的权力渐渐归为尚书省,现在尚书省的权力在渐渐地往中书省和门下省走,所以宰相的名字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后武曌和李治为了快速提拔中层官吏,打破高门对宰相的垄断,又创造了次级的宰相,叫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所以叫他次级宰相,是因为这个官职通常授予四品官。
虽然同为宰相,但四品官的宰相,和三品的宰相,或者挂着三公衔的宰相,那地位当然是天差地别,在政事堂中的话语权也是天差地别。
洛君薇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宰相,诏书中,给洛君薇加了正二品的文散官特进,这还不算是什么,真正让人比较注目的是,封金城郡公。
在大唐,女子为官是有先例的,开国的平阳召公主就是三公、中书令,可以作为洛君薇的榜样,洛君薇的亲姑姑洛玄镜,同样以女子之身为官,所以当初对于洛君薇做官,并没有什么反对声音。
人就是这样,第一次总是会担忧,觉得破坏了什么,一旦有过一次之后,也就放开了,一次和无数次,没什么很大的区别,所谓,万事开头难。
但封爵这件事,还从来没有过,平阳召公主,是直接因为李渊的女儿,封了正一品的公主,后来又加封镇国之号,成为镇国公主,李渊去世后,因为是李世民的姐姐,所以是长公主。
当初洛玄镜的功劳,先是封吴国夫人,后来又转封楚国夫人,这还是属于命妇的爵位,这种爵位不算少,比如武曌的姐姐,就是韩国夫人。
无论是李秀宁,还是洛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