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对,那些普通的部落民也不会领情,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大汗。
结果是,诸部多怨。
天灾人祸导致突厥颇有些风雨飘摇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的大唐,自然便蠢蠢欲动起来。
在贞观元年末时,李世民忍痛否决了出兵突厥的建议,因为时机还没有成熟,还不确定突厥的实力受损程度,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唐的实力还没有彻底恢复,刚刚制定的国策,不能立刻推翻,否则天下人就看不到朝廷的定性,危害极大。
时间缓缓流逝,贞观君臣几乎没有发一兵一卒,依靠外交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和周围的胡人政权进行交流,几乎完全凭借着智慧和定性,来解决周围可能需要发兵才能解决的问题。
徭役和兵役都不大兴,百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终于能好好种地了,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或许是上天也垂怜,没有发生大的天灾,年末的时候,贞观元年、二年的年末,宰相们汇报全年赋税的时候,腰杆都是挺起来的。
尤其是李世民说了一句,“朝廷的赋税拿得多不是本事,那隋朝的国库和粮仓中,堆满了钱币、布帛和粮食,但那都是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过来的,百姓过得苦,那算什么盛世。”
而后房玄龄便笑着说道:“陛下,贞观三年的民间米价,比隋朝开皇年间,低整整三成,国家不打仗,粮草不用来军需上,朝廷的赋税也低,百姓是真的在渐渐过上好日子了。
应该说,这是近数十年来,百姓过的最好的日子,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圣明无过陛下!”
群臣就连魏征也齐声道:“圣明无过陛下!”
李世民这下是真正的高兴起来,朗声笑道:“这不仅仅是朕的功劳,也是诸卿的功劳,打仗朕是不怕的,那正好是朕擅长的,但治国,朕犯了不少错误,但幸好有诸卿给朕提意见,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