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见被剥夺了,如果被剥夺的是生命呢?
剩下八个人,有五个人意见相同,剩下三个人便要去死。
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分出高下与生死,世上一人独尊的时候,大概就有公平存在了。
在治理一个国家的过程中,什么才是公平呢?
即便是姬昭和洛苏也找不到答案。
在两个人手下有没有无辜人的性命,那一定是有的,有没有冤屈的鲜血,那一定是有的。
统治一个广袤的王朝,每一道政令都会影响无数的人,想要尽善尽美不可能。
那该怎么办呢?
这是洛玄镜问过洛苏的所有问题中,最难以回答的一个。
这是理想和现实的界限,该要划在哪里的大事。
这是未来洛氏和皇朝绑定时,要以何等态度对待皇族的大事。
沉吟了许久,洛苏缓缓说道:“不以私人道德去要求君王,不为私仇而审判君王,只关注会影响天下的大事,只关注会影响历史人心的大事。
在能够做到的情况下,尽力规劝君王的品德,使君王持身以正,如果君王犯下过错,不影响天下,那就是君王和臣民的私仇,我们不关注。
正如周桀王和他的儿子间,周桀王破坏了作为君王和父亲该做的,那他的儿子杀死他,史书不应该贬斥他,这件事影响很坏,所以史书还要贬斥周桀王,来匡正人心,告诉世人谁是对的。
如果周桀王的儿子不能杀死周桀王,史书依旧要记载周桀王是错误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不要因为对错而影响国家的运转。
如果现在君王杀死了一个直言进谏的大臣,那大臣的儿子便是君王的仇人。
如果杀死君王,会让天下动乱,那我们洛氏就不要去主持这场复仇,这将是私仇。
大臣的儿子能杀死君王,我们赞扬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