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等原因,使得隋朝法律的光芒被唐律所掩盖甚至取代。
二人的观点大致相同,隋朝对于百姓稍显严苛!而唐律用刑会相对持平,语言也更加精练,概念明确易懂,容易被知识水平不高的老百姓所接受!
而且在唐律中已经有慎杀的观点!
杀人一直是梁川强烈反对的一件事,梁川并不是不杀人,相反他动起手来比任何人都要果决,但是这个前提是这些人都是非死不可之人!
不管是对待老百姓还是梁家军中的一众人等,梁川从来都是以最宽容的标准来执行,这些与梁川接触过的人都知道。
立法,按梁川的话来说,就是要有温度。
梁川为什么赞赏骆响这小子最后的判决,因为这小子不是死硬地照搬那些法条与制度,他要为这个社会树立一个好的导向,这才是梁川的价值取向!
二人一连商议了多日,最后终于决定,以唐律为模版,要制定属于夷州的自己的律法!
可是当苏渭与吴用搬出唐律要改动之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的水平原来低,一个字也没办法去改动。。
唐律立的水平太高,想想那一代都是什么人,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之流,哪里是他们两个江湖野路子能比的。。想要去改唐律,他们只能挑了挑,弄了一些适合他们岛上的情况,套出来再利用一下。。.
弄来弄去,苏渭投机取巧,只把第二篇与第三篇的卫禁和职制部分删去,又改动了第六篇擅兴部分关于徭役与征兵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大部保留了下来,写了满满的一大册,然后放到了梁川的跟前!
卫禁里大部分是关于帝王护卫的内容,梁川不称帝,也没有那么大的排场,这一部分自然不需要,夷州岛上也不设官署,关于上下级的权属关系,全听梁川的安排,职制这一块自然也不需要!
那厚厚的一册好似一本新华字典,啪的一声扔到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