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他除了渔船收货的事,还得分一部分重心到新地那边。
然后还得去陈家年那边的小作坊瞧一下,他是不是要改产品做了。
还得参观一下商会其他老板的小作坊或者小工厂。
陈家年那现在搞的是最简单的虾皮,批量收一波回来晾晒,然后走他以前的路子销售。
这个需要量大才能赚钱,算是小本经营小盈利了,因为太普通,太普遍了,量多的比米还多。
但只要有路子出货,怎么也能赚,现在刚好是汛期,量多又便宜的时候。
不过汛期也就冬天几个月,等开春后就过去了,到时候陈家年那边的小作坊得搞别的,他也是好奇,接下去陈家年会搞什么。
等三四月,春雨阵阵,晾晒的一些东西靠人工就不行了。
叶耀东自己也琢磨着搞机器,趁着空地正在休整,厂房正在盖,他过些天也得抽空去魔都看看机器。
不说别的,基础百搭的烘干机,他肯定要的,任何一切海鲜都可以烘干。
他老家作坊那里有两台,但是都是属于小型的,说鸡肋也鸡肋,没有人工大批量晒的多,毕竟容量有限,又耗电。
说有用也有用,万一遇到雨天的话,也能及时抢救,放进去烘干,减少损失,还能兜个底。
他真要买的话,现在得买大型的,肯定得提前去订。
到时候不整别的,光烤鱿鱼丝就够赚的了,这边港口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原材料了。
从简单的开始干,慢慢的渗入行业,慢慢的累积,然后到时候可以再去干别的产品,实现多样化。
然后到时候也得去江南造船厂走一趟,他想了很久的千吨渔船,真造起来也费时间的很。
这么一琢磨,他花大钱的地方也多了!
大型的烘干机先整2台,大几十万也要的。
这一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