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女侠且慢 > 第三十六章 自取其辱

第三十六章 自取其辱(11 / 14)

未曾被打断脊梁骨,一心想要复国,仅靠怀柔之策,可没法打消其决心。

“老夫今日,偶然听到了一首西北王庭死忠之士的遗作,把西海各部的风骨血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诸位可想听听?”

陈贺之平静道:“李大人请讲。”

李嗣稍作酝酿,开口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夜惊堂冷峻不凡的气态一凝,稍微坐直了几分目光有点怪异。

而陈贺之与祭酒周老夫子,则是眼神微变,心头暗道不妙。

毕竟这笔力雄劲的诗作,他俩完全没印象,李嗣忽然拿出来,他俩要是说不出门道,这会谈岂不是成了北梁主场,光听李嗣讲学了?

陈贺之越听越是心惊,余光望向坐在最左侧的周老夫子,询问知不知道出处底细。

而周老夫子都听懵了,想让学生去查,但这场合显然没机会,只能保持老成持重之色,全神贯注聆听。

李嗣瞧见两个外交官表情出现变化,就知道他们也没听过,语气都慷慨激昂起来了,等念完之后,感叹道: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此诗展现的风骨血性才气,远强于我们这些南北两朝养尊处优的名士大儒;能培养出这种文人心气的地方,哪怕一时消沉,也不会坠其志,来日必能复起,陈大人、周先生,你们说是不是?”

当前辩论的话题,是西北王庭骨头太硬,没法用怀柔政策彻底收服。

陈贺之和周老夫子觉得这诗展现的血气决心和爱国情怀无可挑剔,但说是吧,就赞成了李嗣的观点。

说不是,就得反驳这首诗,他们连写诗之人的根底都不知道,拿什么引经据典去反驳?

陈贺之稍显迟疑,没有立即搭话。

而夜惊堂坐在旁边也没料到他中午用来吓唬北梁小才女的东西,晚上就被李嗣拿来,把自家人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