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干的结果就是给自己的王朝断根。
而且,大明的主体族群也有足够的规模,改革之后纯血大明人就有四亿两千万。
相对总体的七亿多人,仍然占到了六成。
更何况,这六成大明人,还直接关联着一亿四千万混血儿。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很难分彼此的。
纯土人只剩下一亿五千万了。
所以大明不能借鉴历史上英法美在殖民地和族群管理上的策略。
不能像美利坚敞开了吸纳泰西的精英那样,让神州周边各族精英以直接加入大明。
大明的主体族群不会允许决策者那么干,那是在损害大明主体族群的利益。
关键是,吸纳了对方的族群精英,对方的族群本身仍然存在。
大明要吸收的是对方的族群,而不是某些特殊的个体。
大明能参考的对象是历史上的露西亚帝国。
一个需要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一个反复诈尸的大体老师。
露西亚帝国在族群事务上存在的问题,在大明内部其实已经存在并显现了。
本来应该被同化和吸纳的次生族群,并没有真正的完全融入主体族群。
西部和南部的斯拉夫支系族群,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族群认知,而不是融为一体。
族群融合的最佳时间,是在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出现之前,也就是古典王朝时代。
工业化的过程,持续的文明开化的过程,也就是构建现代族群认知的过程。
大明国内的局势其实已经到了临界点。
如果继续维持当前的族群管理制度,剩余的土人可能会出现类似斯拉夫人的情况。
朝鲜人、和族人、吕宋人、暹罗人、缅甸人,都属于天朝文明圈,但却不是大明人。
朱靖垣要让他们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