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达到我们的六七成,战斗力只有我们的四五成,两艘也打不过我们一艘。
“关键是他们的建造数量,相对我们的高速战列舰也没有绝对优势,仍然会被我们迅速猎杀。
“如果敌人选择正面跟进,建造排水量与我们近似的高速战列舰。
“那会因为他们的技术水平略低,总体的建造成本也会略高,或者是最终的性能略差。
“就算是成本和性能相同,他们的军费上限和生产能力都低于我们,总体建造数量会比我们少一截,仍然基本没机会取胜。
“我认为,敌人这样考虑之后,有可能会选择走更加激进路线,去造比我们更大的主力舰。”
曹振镛愣了一下,发现的确是这么个逻辑,于是下意识的追问:
“那如果敌人真的造更大的舰,我们的海军要应该怎么应对?”
朱靖垣非常果断的直接说:
“我们也造更大的主力舰啊,或者是干脆反过来,我们可以主动掌握节奏,让主力舰吨位持续膨胀。
“四万吨的主力舰量产之后,就开始设计和生产六万吨主力舰,六万吨之后继续设计八万吨主力舰。
“总体实力不如我们的敌人,无论选择在哪个档次跟进,都会被我们的军备竞赛压垮。
“当然,如果敌人冷静的放弃追赶,停留在明显落后于我们的等级的时候,那我们也就不需要继续加码了。
“我们只要继续保持相对的舰队优势,保证维护世界秩序的力量就可以了。”
曹振镛明显愣了那么一瞬间,这就是典型的军备竞赛逻辑,也能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感谢殿下提供的思路,臣回去之后马上与同僚进行战略研讨,形成战略规划书……”
巡洋舰的讨论到此结束了,大明基本确定以后不再建设大尺寸巡洋舰,将会以高速战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