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惮地喀拉拉咬着山核桃,又将碎壳往地上乱掼,甚至有扔到了顾寿潜的鞋面上。
顾寿潜侧身看了他们几回,见他们毫无收敛,只得趁着戏中念白的段落,冲富商拱拱手道:“几位仁兄,可否小声些。再者,干果皮子,有劳吐在这个里头。”
言罢,将自己面前的小瓷罐,摆到富商们的桌上。
三个男子皆是把脸一沉,其中尤以年纪看来最长、眼袋鼓肿的一人,凶相最烈。
“小公子若嫌弃咱大老粗,尽可换个地头去坐。”肿眼泡森然道。
今日的场子,来的宾客都有固定座位,场中哪里还有空桌。
顾寿潜只得无奈轻叹,回头继续看戏。
身后几个富商安生了没多久,待演到李益与霍小玉在灞桥山盟海誓、折柳而别时,那肿眼泡粗嘎的嗓音又响起来。
“没劲没劲,这咿咿呀呀的,知不道唱个啥,还不如俺老家唱武老二的得劲。”
“唱武老二的”,就是山东快板儿,恰也是万历年间出来的曲艺,因艺人讲的多为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什么打老虎、杀金莲之类,故而被称为“唱武老二的”,或者“唱大个子的”。
肿眼泡身边的一个蛤蟆嘴男子嘻嘻笑道:“大哥,明天俺带你去个茶楼,听说书,虽然不打快板儿,但故事可有意思。说得是土匪抢了松江一个大小姐的。”
“哦?”肿眼泡登时来了精神,“咋抢的,弄到手了没?”
“都是土匪了,还能得不了手?听说那女子家,也是和俺们一样,做棉布生意的,祖上还是,还是个宰相爷,叫啥琦。”
“叫韩琦,”蛤蟆嘴的同伴接过茬,对肿眼泡道,“大哥,说那韩家小闺女,出门去耍,叫水匪给劫回寨子里头了,入了洞房,三天后,朝廷来了群锦衣卫,杀掉匪首,救出了韩小姐。结果你猜怎么着,这韩小姐呐,其实是被她定亲的婆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