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徐老爷子的捐助下修得很平整,但去最近的火车站,坐车就要三四个小时,去机场就更不用说了。
也嫌老家没特色。其他被扶贫、被开发的村庄,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特色——要么地形地貌特殊、风景秀丽,要么土特产丰富、有拿得出手的特产。桃李村除了茶叶没别的,茶叶也不是什么上档次的茶叶,就很普通的绿茶。卖也卖不上价钱。
可不愿意回来是一码事,桃李村不接受他们回来是另一码事。
越想越不甘心,回去后打电话给当地部门,询问徐氏集团和桃李村这样的一个合作项目,究竟合不合规。
集生命、生态、生活三合一的休闲养生养老项目就这样猝不及防地上了当地新闻。
合规肯定是合规的。
徐氏集团有自己的法务部,法务人员全都是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士,在梁秘书做出这个企划案以后,就分工有序地去申办启动该项目所需的执照了。
加上这个项目切切实实解决了桃李村留守人口的养老问题,如果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们都来家乡启动这样于民有益的项目,当地部门欢迎都来不及。
徐氏集团的业内同行不禁有些傻眼:就说最近徐总神出鬼没的,想约他出来吃个饭、打场高尔夫都给推了,说是忙得很,搞半天是去造福老徐总的家乡了。害他们瞎猜半天,还以为徐氏最近有什么大动作,或是有振奋人心的消息要宣布呢!
但别说,徐氏这个和山村合作、与集团主营业务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新项目,还真有点意思。
这比捐款几亿更深入人心啊!
没见新闻出来以后,都上热搜了么。
全国网友都羡慕死了桃李村的村民,一个个踊跃地发问:桃李村还有没有适龄对象?他们愿意做上门女婿or儿媳妇。有些自荐评论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可徐氏集团都侪身世界百强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