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茬:“加工店没开门也没事啊,我们可以找那些餐厅代加工的嘛,大不了多付点钱。”
救命恩人网到的海鲜,哪怕卖相不好、搁平时挑挑拣拣不见得会买来吃,这会儿也不在乎,他们又不是真馋这一口海鲜,他们只是想报恩。
李爱琴一家老小跟着徐茵去码头,后边还小跑着跟上了几名酒店后厨的工作人员,不说浩浩荡荡,但还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这是去哪儿啊?”
“去码头吗?”
“是不是有渔船到了去买海鲜?”
“走走走!一起去!”
等来到徐茵泊船的地方时,她身后已经跟了不少人了。
有的是真心想买点新鲜海鲜,一会儿找加工店搓一顿,那可比去餐厅消费便宜多了;
有的是从众心理,既然这么多人往码头跑,码头肯定有好东西;
有的根本还没弄清楚这么多人往码头跑是去干嘛,纯粹是凑热闹才跟上来的。
不管怎么说,一大群人乌泱泱地涌到码头还是很壮观的。
码头装卸货的渔民都懵了:“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直到徐茵跳上渔船,拎起那两个虾笼往岸上一送,跟着她来的游客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起价钱:
“活皮虾多少一斤?”
“螃蟹有吗?多少一斤?”
“哇!有大龙虾!大龙虾多少一斤?这只我要了!”
“我要竹节虾!给我称一斤竹节虾!”
“皮皮虾多少一斤?我要两斤。”
“哟!石狗公也有?这鱼平时可不好钓,居然自投罗网钻进了虾笼?这两条大的石狗公我要了!”
渔民们这才反应过来,有人早上出海捕到了两笼虾,上这儿卖来了。
关键是,以前也有人来码头叫卖,生意没见有这么好啊!
不过仔细一看,徐茵虾笼里的虾品质还真不错!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