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坏蛋)”
看着小肉球已经皱起眉毛,树上的朱桱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远处,站在一起的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对此浑然不顾。
孩子就是得野一些的好。
朱高炽看了两眼,确定二十三叔不会再往上爬,便放下心来,侧目转头看向朱允熥:“直隶道一十八府,已经有过半的官员低头了。写了请罪的奏章,交到了邹学玉手上。还有些人是觉得,只要完成了定下的追缴商税,朝廷或许就会对他们网开一面,而没有动作。”
“秋考快开始了吧?”
朱允熥忽然问了一句。
秋考,也就是朝廷最新定下了,每年两次取天下之才为官的考公制度。一次春考,一次秋考,选任朝廷和地方官吏。
朱高炽点点头:“下月初就开考了。”
朱允熥嗯了声:“秋考开始,便先将直隶道一十八府官府衙门的吏目清理一遍。部分以此前北征有功将士代之,部分等秋考吏目科结束,再派任过去。”
“那直隶道一十八府官员?”
“让内阁、吏部、三法司他们去定夺吧。”
朱允熥随口一句。
洪武新政之下,朝廷内外的官员,早已注定是要接受一次大换血的。
只是早或迟的事情罢了。
除非是那等有大才能,忠心朝廷,忠心大明的,不然都会被新人取代。
古往今来为何那一次次的革新,大多数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有很多原因,而其中一条就是地方上的官府势力没有被更新。
朝廷里便是将新政制定的天花乱坠,完美无缺,可是底下的人没有变,事情交代下去,总是会变成老样子。
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如何贯彻新政?
大明这几年一直在统一朝廷里的思想,现在也该到了给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