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同的是,它上面似乎还有承载有更多的信息。
随着拆解的进一步进行,从这颗简易卫星里,找到了一台还在坚持运作的计算机。
从这台计算机里,更多的情况才被俘获这个卫星的文明所知晓。
探测卫星已经离开文明所在的恒星系三百二十七万年,它并非是那个文明探索星空的原始产物,而是来自于一个文明的绝唱。
作为人类的陆羽,知道一个一级文明对于宇宙探索的艰辛程度,这是一项严密的,容不得任何失误的行动。
它所需消耗的资源,不是任何一个个人组织可以支撑起来的,只有一整个国家,才能支撑起这庞大的消耗。
太阳系之中的任何一颗小小的星际探测器,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团队在支撑着它。这支团队需要考虑许许多多的事情,燃料的消耗,仪器的可靠性,旅行途中的各种星体引力影响,自身轨道的调整等等,任何一点地方出现失误,都可能意味着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浪费掉。
这个恒星系之中的文明,正处曾经人类差不多的科技程度上,能制造出这颗在大宇宙中漂流的这么久的探测卫星,恐怕已经是这个文明科技所能到达的极限。
一个连在大宇宙中发出自己闪光都做不到的文明,它的终末故事只能通过最后放飞的卫星被更多文明知晓。
这个诞生文明的恒星系,它的恒星只有太阳质量的0.8倍。
一个恒星系在形成过程之中,总会留下许多废料,而这些废料,在漫长的运转过程之中,一般都会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运转轨道,这便形成了小行星带。
可以说,在一个恒星系之中,没有行星的情况还能有所解释,没有小行星带的却不多,区别只在于小行星数量的多寡罢了。
这个恒星系中便拥有一条小行星数量相当丰富的小行星带。对于文明诞生而言,大量的小行星并不是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