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注意这一幕,「解决了最后阶段的模拟信号输送,接下来是解决图形处理器。」
图形处理器简称gpu,其和cpu的构成相差不多,只是gpu主要用于处理图像,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对重复性的工作比较擅长。
这个重复性的工作,主要为3d建模或3d渲染,计算的是顶点或像素,因此显卡需要一个强大的分配能力,把cpu传输的资源快速分配下去,然后需要众多可以运算像素的小处理器,把资源拼凑成画面。
小处理器中的数据,由于重复运行,数据也反复流动,这个小处理器又被称为「流处理器」。
而流处理器的数量和分布方案,便是显卡架构,同样也是决定显卡性能高低的重要指标。
有了这个东西,还需要一个pcb板搭载它,并设置一系列电容、电感、控制器等等,在处理复杂图形的时候,多供电,避免流处理器无法运转,或在处理简单图形的时候,少供电,避免烧毁众多流处理器。
截止这一步,除了架构,以上电子器件自家都可以生产。
接下来是显存。
显存用来盛放gpu处理好的数据,或即将提取的渲染数据,涉及容量、频率、位宽。
目前主流显卡,比如n4mx和酷睿4ti,大概采用150n程工艺,拥有2900万晶体管,并采用64m显存,128bit位宽,设置4条数据通道、2条渲染管线,频率约250mhz~300mhz,带宽7.2gb/s。
由于自家代工内存颗粒,也有自己的技术,到时候可以给章鱼显卡来个120n程工艺,4500万晶体管,256m显存,500mhz频率,用于运行画面效果越来越棒的3d游戏。
【鉴于大环境如此,
然后再用1大3小gpu的封装工艺,弥补架构产生的数据通道不足的问题。